只管耕耘,莫帶偏見

一:默默的耕耘

我經常把自己愛讀古籍得過程比喻成為“細流入海”與“子歸母腹”。

最近幾年,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重視“談古籍”和“讀古籍”,其實真實在踐行得人,應該是百無一二的。

就像去年我在群裡和人開玩笑說,很多人都開始讀《五行精紀》了,有的都讀了好幾遍了,我聽著如鯁在喉,不吐不快。

如果只是讀一遍封面,應該是非常快的,每天都可以讀十遍八遍。

但是如果是真真實實的過一遍文字,沒有個幾年甚至幾十年功夫,是不可能的,所以從這個角度講,現在對《五行精紀》為代表祿命法批評的專家,絕大多數都沒有看過這本書,更加不會有深入研究的可能,也就能夠理解他們出的書,談的東西看起來引經據典,但是論不到要害之處,給人花拳繡腿得感覺,這個是肯定的,因為外行人評價自己不懂得東西,談起來多少有些違和感不可避免。

現在有的大師,很喜歡拿古人的著作背書,說自己的方法都是紮根古籍中提煉出來的,而且其得研究範疇五術皆通,已經將古籍冶煉,即將古為今用云云~

但看其講述與分享,皆是一些雕蟲小技,賣弄粉飾之態。

平常忙著各種應酬,又翻山越嶺得人,動不動就談通讀古籍,是非常可怕的。

我就這樣說,我自己至今為止,一遍《三命通會》和《五行精紀》都還沒有完整讀完。

再不怕大家笑話,就是從古至今得對《珞琭子三命訊息賦》註解的人的看法觀點整理等,我也是一遍也沒有過,那些動不動就說遍讀古籍,提煉用法,指點江山,激揚文字,愛裝13得人,不覺得很可笑嗎?

我花在書上的時間,不可謂不多,坐著會看電子書,在公司會看實體書,有時候還抄書,回家也做筆記,又是整理著述,每天還堅持解讀一句話或者一段話,一些案例等等,如此之不知疲憊得投入其中,長年累月,日積月累,不過懂其一二,越感知識匱乏,不敢為天下先,而很多人動則所謂傳承遠古,孃胎開始學命理,三代十代家學,子平夢授,又依託古籍,又天下第一之類等等,到底誰是聰明,誰是傻子?

現在某位大師,一方面無比的推崇子平,另外一方面又無比的矮化祿命。

這種觀點其實並不奇怪,畢竟子平八字排盤的入門門檻較低,學習資料也更為豐富,更容易上手。而祿命則需要更深的命理功底和專業知識,學習難度相對較高。但實際上,二者各有側重,不可偏廢,只有將二者結合起來,才能更全面地解讀一個人的人生軌跡。

一方面無比的推崇萬民英,但到底對於萬公得《三命通會》瞭解多少呢?不得而知。

網上很多人喜歡抄別人的研學心得,洗為己有,別人長年累月做一件事情,尋找最好的古籍版本,將命理學的淵源流變整清楚,為後人掃清路障,指明方向,不言感恩戴德也就罷了,某些人便喜歡講:“此是書呆子”。

要我說,書呆子,總比江湖大師強。

因為書呆子,他不計較個人利益,兢兢業業的在一個方向精耕細作,潛移默化修正我們錯誤的觀念,對命理學的貢獻不可謂不大。

而所謂的命理大師,除了嘲諷,極力貶低,然後神化命理,天價諮詢與教學之外,又做過幾件利於命學發展之能事呢?

有的書呆子數十年如一日得將古今中外,民間江湖,不同的命理古籍口訣法理都系統整理一遍,疏通一遍,其工程量越大,犯錯的機率肯定便越多,但大師看其錯誤的地方,不看其正確的地方,以為自己“獨具慧眼”,實則發現的某些觀點,十年前就人所共知,那又如何呢?即使大如魯迅這樣的學者,還不是有不信任中醫,學力不到之處。

觀人之短,世無一可交之人;

觀人之長,處處皆可受益。

二:古籍版本與成書內容主體

讀書之巧,莫過於選擇善本而讀,與清楚經典的成書內容主體,分門別類。

自從接觸莊圓老師校訂出版的一系列古籍著作以來,我對此點感觸最深。

我之所以現在愛好讀古籍,並且有極大的熱情,可能也與莊圓老師校訂得古籍,有一些關係。

我接觸過以教學為生得命理“大師”,也有一些“江湖大師”。

這些人文學素養大多數極差,而且沒有歷史感,對待命理書不同版本之間差異,搞不清楚,也不知道書上命例得真假,不同版本說法之間的不同,而是照單全收,特別擅長概括其中隻字半句,以為這樣就是讀古籍。

舉個例子吧!

比如《滴天髓》版本,我們大多數讀的就是刪減過後的,不知道還有更為詳盡的版本,在案例分析上與人物動態等,差異極大,如果沒有他們挖掘出來,估計我們都不清楚。

又比如說《應天歌》得發現,讓我們知道《三命通會》得作者萬民英也是非常重視納音神煞,祿命古法的,這在通會中收錄可見一斑,而並非某大師所謂的子平為體。

又比如說《三命通會》最早的版本保留有很多納音論命,五星的知識,後期的版本刪減嚴重。

我以前在不清楚《三命通會》與《五行精紀》得關係之時,對其中的納音與神煞知識,完全不知所云,自由心證。

後來隨著《五行精紀》重新提倡與發現,我深入探索,發現《三命通會》與《五行精紀》存在源流之差異,通會是兩個系統的書籍,萬民英是對祿命子平相提並論,合參論命之第一流人物,而非所謂的“子平法專家”。

對待萬民英命理思想之研究,寫有7篇文章,感興趣的可以搜查拓展閱讀。

三:概括之利與弊

某位大師,特別喜歡用萬民英子平法專家來否定祿命法,對《蘭臺妙選》註解與《三命通會》收入的諸多《五行精紀》內容,《應天歌》,《三車一覽》,《玉井奧訣》等內容視而不見,而是非常擅長概括。

擅長概括別人的“概括”。

比如子平法正宗是格局法,有內格與外格,這個不用你說,《三命子平淵源》一文內容簡要,純粹就談格局,《淵海》後又延伸出來內外十八格,到通會時,整理發展了更多的格局,但是其中也有不少是祿命法的格局,這些大師喜歡概括,應該是不愛談的。

我覺得我這個人有一個非常致命的缺點,當然自我感覺良好,認為也是優點。

是什麼呢?

我不是擅長概括的人。

我很清楚,會概括的書籍最易流通。

把論命分成流程,越簡要便越易流通。

比如盲派的分賓主體用論命,先搞清楚什麼是我的,什麼是我追求的,什麼是賓,什麼是主,先看天干有沒有合生剋制化,再看地支有沒有刑衝破害,看根氣之間往來,定位與取象等等。

我現在看來,這些知識其實本身就是對傳統命理的延伸,只是在取象上,有其獨到之處,但是換了很多名目而已,雖然講並非是格局法,但亦有異曲同工之妙,即使我現在讀古籍時間那麼長,我對這些都是持肯定意見的。

當然不足之處也是非常明顯的,因為論命一旦固定成為流程,就會犧牲掉這個流程概括不到的結構組合與應用技法,所以光這樣學到頭,很多知識必然是殘缺的,最要命的地方是離古籍太遠,談創新太多,割裂與古籍得淵源聯絡,後面全靠自我創造了。

又比如目前流通比較廣的格局論命,核心就是四吉神順用,四凶神逆用,談成敗救應,也是格局法的一脈正氣,為大宗之法,但是對於外格得疏忽,甚至子平外格也論不到的地方,亦有不足之處。

還有窮通法,病藥法之類,皆屬於子平法範疇,並且都概括成系統,所以能夠成為傳世之作。

前人之論述已詳,直接找對口經典好好認真研究即可,不需要再聽過度的宣傳與頭上安頭。

我現在讀古籍,核心貫穿著八個字,“吉順凶逆,成敗救應”,但是我在實際的研究之中,還是發現很多問題的,還有論法太多,不太好概括。

我現在看到太多太多的論法,皆有其獨到之處,一個命盤,不同的解法與思考,竟然也會感到非常的形象,從最初的認為荒謬,到後來的嘗試理解到應用中漫長探索與打磨,確信其確實有值得精進的地方。

八字命盤,就像一面多稜鏡,折射出不同人生的可能性。它並非用來預言未來,而是提供一種洞悉自我的工具,透過分析命盤中蘊藏的五行生剋制化關係,我們可以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的性格、優勢、弱點以及人生髮展軌跡,從而更好地規劃未來,趨吉避凶,活出更有意義的人生。

如果上來就說,體用分明,或旺衰用忌,很容易對待這些“異端思想”得埋沒。

我現在對這些經典之間,在嘗試理清他們的成書年份,淵源流變,歸納名詞術語,整理應用技法,這些動作,不是一個愛概括的大師能夠明白的,其實有時候我也不清楚我為什麼要做這些,因為投入的時間太多,付出與回報是不成正比得,甚至沒有回報可談,但是秉承著命理學的熱情與使命,使我忘乎本職工作,不知疲憊得整理發明,即使被一些大師笑話,又當如何呢?

我決定做的事情,哪怕是徐子平攔著,我也會堅持做下去,更何況一些跳樑小醜,跳大神得大師?

那麼當然我認為這樣做的價值重大,首先不會人云亦云,而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與理解,不會被人帶節奏或者站隊。

不會因為這個人是誰,我就認可他說的,或者否定他說的,而是有自己的見解。

概括起來,所謂的讀書技巧,對我個人而言,就是曾國藩得“拙與誠“之精神始終貫徹著我,鞭策著我,還有對於前賢在命理學上做的探索與研究著述等,抱有極大的熱情,不忍其一生心血,換來無情嘲諷。

所以我經常與人講,我的命學思想與很多人都不同,並非是標新立異,而是真切在探索之中,不斷重新整理。

這個不同,也來自於,我說讀書研究,是真的會讀書研究,廢寢忘食的,手舞足蹈,三月不知肉味得陶醉其中暢遊。

但是大多數人得所謂重視古籍,是擅長概括與口頭奮鬥,時間卻拿來吃喝玩樂,柴米油鹽,還自任為徐子平之後的唯一大師。

我則是誠惶誠恐,一直客氣的說一句:命理愛好者,命理研究者。

至於大師小師,高師矮師,不重要,更關心得是我對這門學問的理解,是否更豐滿,更圓融,更自如了。

四:偏見之弊

晚上讀《莊子•天下》篇一文,看到其中一句“道術將為天下裂”,甚得我心,我之於愛文學,想來與溺於莊生之文,不無關係。

原文:

“天下大亂,賢聖不明,道德不一。

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。

譬如耳目鼻口,皆有所明,不能相通;

猶百家眾技也,皆有所長,時有所用。

雖然,不該不遍,一曲之士也。

判天地之美,析萬物之理,察古人之全,寡能備於天地之美,稱神明之容。

是故內聖外王之道,暗而不明,鬱而不發,天下之人各為其所欲焉以自為方。

悲夫,百家往而不反,必不合矣!

後世之學者,不幸不見天地之純,古人之大體,道術將為天下裂。”

一句“道術將為天下裂”時常警告著我,不要做一曲之士,一察之見以自好。

人有所得,便會心生歡喜,久溺於其中,則自以為是,以為獨得天下之美,而對於大美,則不可再見。

讀書之意義也好,學命理也罷。

凡有所學,必有所得,但得之有大與小,輕與重,厚與薄,淺與深,偏與全。

故古人會有“學海無涯”之嘆。

如果止於偏門偏類,偏見偏能,執是執非,貢高我慢,也僅止於江湖術士之流,對於命學一門,法天量地之能,則一毫不知也。

子平有子平之長,祿命有祿命之長,兩者剛柔並濟,並行不悖,無高低之別,在於人之明白與否,能否運用自如。

但任何一門學術真正掌握皆非常困難,對於另外一門沒有做深入研究之前,不宜盲目的推崇與批評,還是教員說的好:“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”,但是如果有了“先入為主得成見”而作調查,則尤其不可取。

子平之起與祿命之落,並不能說明子平就優於祿命,這種是唯心主義,自由心證。

真正的做法,應該是客觀的都研究實踐一番,每個命例,都用兩者不同視角解讀比較一番,再來評頭論足。

比如你把子平的經典賦文和祿命經典賦文拿出來,都不要批評,能不能給我們都解讀一遍,然後說出他們的利弊,再來說好壞?

如果都沒有系統研究過,認為歷史淘汰,所以就不行,這樣的結論是不客觀的,不應該是一個學者該有的態度。

古往今來之歷史上,永遠也不乏劣幣驅逐良幣之情況。

比如說遼金元都把宋朝打敗了,那麼你能夠說這三個國家的綜合發展比宋朝好嗎?

幸福指數比宋朝高嗎?恐怕也不一定吧?

歷史是前進的,不一定是進步的。

祿命子平確實有先後之別,但不一定非有高下之分,不是簡單的比劃輸贏那麼膚淺的結論含糊其詞得。

其實還是一個願不願意花時間,投入進來做一番功夫再來談觀點與批判。

有的人年年出書,真不知道到底花了多少時間去研究?對一些大是大非的問題,果然有真知灼見與刻骨銘心的認知嗎?

本文來源:鼎豐閒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