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“戊戌變法”看命理日課的實踐價值

戊戌變法維新運動影響深遠,自不待說,而其始作俑者乃康有為無疑。

康有為,廣東南海人,銳意變革,數第不中,發動的公車上書,戊戌變法,受光緒帝賞識重用,儼然有現代版的“秦孝商鞅”和“宋神宗與王安石變法氣象”,但其實二者差別甚大,前者自不待說,開創萬古盛事,為秦國東出統一中國奠定深厚的基礎,秦雖亡,卻秦規漢隨,百代皆行秦制也;而神宗之變法可比一二:

其一是宋神宗乃實權派,王安石乃妥妥的朝廷命官,在變法之初早已在基層多年,有豐富的“臨床經驗”;

其二是宋在神宗已開國百年,且是士大夫當國,重文輕武,風氣甚好,具備變法基礎,可謂上下同心,一切舊黨皆被清理。

反觀晚清:

其一是晚清歷經鴉片戰爭以來國內混亂,朝廷憂患意識重。

其二是自太平天國以來,清朝之八旗綠營皆名存實亡,地方漢人私兵興盛,軍權從滿人權貴漸轉移至漢人,滿人當政憂的乃是自家江山並非天下。(觀後之用兵無比委託漢人,被袁世凱逼退位知其憂不假)。

其三是統治階層分為光緒和後黨,慈禧太后乃實權派,光緒是紙老虎,一切基業皆來自慈禧中興奠定,相比晚清局勢,所有統治階層皆向力於慈禧,光緒只是徒有虛名。

其四是康有為沒有政治素養,只是紙上談兵,徒有熱血,分析不準利害,且妄圖跨過慈禧而徒好光緒變法,在今時看來乃近乎兒戲。

縱觀康有為一生,其激進的改革主張固然是時代所需,然而缺乏對政治局勢的精準判斷,最終導致變法失敗。儘管其思想影響深遠,但缺乏政治手腕和實際操作能力,也成為其仕途跌宕起伏的重要原因。從“一生運勢分析”的角度來看,其早期銳意進取,但後期卻受困於自身侷限,最終未能成就一番偉業。

故戊戌變法失敗無疑,其實康梁初必乃得到慈禧賞識首肯方可,但後之行動激進早已侵犯實權派利益,這是不可容忍的地方,但筆者並非講說歷史,而是交待歷史背景,與歷史人物。

我們把光緒帝和慈禧太后年命列出,把康有為的八字列出:

慈 禧:1835年乙未沙中金命

光 緒:1871年辛未路旁土命

康有為:1858年戊午天上火命

戊戌變法時間:1898年戊戌年,其時慈禧太后63歲,康有為40歲,光緒帝27歲。

其實從年命即可看出,康有為年支與慈禧和光緒都是六合,但是慈禧光緒納音相生,幹頭六沖,如果合化土多則將金埋沒;

康有為與光緒年命六合,納音相生;

康有為與慈禧年命六合,納音相剋;

乙未金敗於午,乙木未木庫亦死於午,金敗木死,納音受克,固然不吉;

辛未土胎於午得生氣又是六合,辛金貴在午,戊土貴在未,不僅納音相生,且互換貴人,互相成就也,從歷史背景與程序來說,二人確實互相成就,互得宜章。

康有為無光緒之賞識只是教書先生;光緒無康有為之影響必為後宮傀儡,二者合拍,雖死猶生,名揚青史,加速清朝的滅亡,喚醒國內有識之士也,康有為感光緒帝之知遇竟倒行逆施,終身保皇,於帝曰忠,於國則未必也,此又為一說,不延伸。

關於戊戌變法的主角康有為,介紹也頗多傳奇色彩,筆者對於“神奇之處”,一概存而不論,已知康有為乃官宦之家,三代皆為官員,出身尚可,但自身功名倒是平平。

早年習儒業,卻變化多端,科舉八股不試,而後先學程朱,後學陸王,於宋學皆認為未達究竟,只有修身養性之學,未有經邦治國之計;於近人曾左之事功多有欽佩,一說於經學家王愷運從學亦有,後歸漢學公羊,發揮甚多,結合新興之歐美風氣,近學日本之“明治維新”,此乃康有為學問淵源,為變法基礎也。

1888年(戊子)年,參加鄉試,九月上書光緒帝,言明變法,其時康有為三十歲,可見其變法之心,由來已久,但光緒此時不過17歲童生而已,與之論國,覺可笑。

1888年-1895年皆屬於講學精修的階段,可說又醞釀7年,在1895年可謂是轉折點比較重大得一年。

1895年乙未年,康有為37歲中進士,恰逢甲午中日戰爭失敗,國家簽訂喪權辱國的《馬關條約》,舉國喪氣,此時慈禧光緒應該皆同仇敵愾,有銳意變革之舉,而康有為於此時發動聞名古今中外的“公車上書”,可謂直擊要害,當屬其真正進入統治階層之視野也,此年即為變法的萌芽之年,其時光緒帝24歲。

1898年戊戌年,光緒帝問康有為變法之事宜,6月11日光緒帝為百日維新頒佈的改革綱領,是皇帝詔書,其書為《定國是詔》,“國是”則指國家大計,國家的指導方針,理論基礎,方針政策。

筆者乃認定戊戌變法當以《定國是詔》的頒佈為戊戌變法正式推行的時間,按照清朝常規的上朝時間為5時-7時,皆屬於卯時,當以卯時為準,則比日的日課如下:

戊戊乙己

戌午巳卯

木火火土

從此日課來看,戊午月柱正乃康有為之年命也;

年柱平地木,戌為五陰一陽,搖搖欲墮之木,月日時皆乃陽升之位,可見光緒帝為國家社稷陰積而欲向陽之意甚明;

故一木二火,木火通明,又時見己卯土,卯為木旺之位,欲向陽而固本也。

但在夏月,炎熱無比,滿盤火旺,可見其激烈且速也;戊午旺火,乙巳臨官之火,二火陽盛,戊戌木又自坐火庫,時上見卯為終點,但木怎可橫跨二陽火而臨己卯建制?

此乃火多木焚之局也,且木死於午,此木衝奔火鄉,乃自取滅亡也!

年月雖同在坎宮,困難時之難兄難弟,且戊午生戊戌,康有為生力甚大,納音木火通明,似乎一片欣欣向榮,不知木死於午,兩火值夏月,必毀矣!

看己卯一柱,雖在卯位,但納離宮,為焚木也,納音為城牆土,木臨卯位,實為囚禁也;

己卯倒過來即為乙未,慈禧太后之年命即為乙未也;火敗於卯,證明改革終結於己卯,木囚於己卯,己卯合戊戌,亦乃閉火庫之意,不至於此木被火焚死,可見慈禧雖囚光緒,但亦護住不至於害身也,光緒之舉得罪所有權貴,慈禧不囚禁,恐也為人害,未嘗可知。

而月日兩火,皆敗於卯,己卯土又盜洩火氣,故此次之變革,必以疾風迅雷之勢而快速失敗(乙巳為疾風,己卯為迅雷),結束於慈禧太后。

如轉換日柱看,則難以描繪生動形象,但乙木生於巳月,亦火多木焚,時上歸祿,但滿盤皆火,木如何能活?

年月時三土為財,財又得食傷生,財重身輕,自取其辱;

食傷多傷官,財重破印,辦國家大事必看官印是否有氣,卻見食傷和財重,如何有氣?

故必敗矣!

滿盤以火為忌神,故只有把火滅掉終結,才不至於引火燒身也,而獨有己卯為靠,而己卯為慈禧,上以言明,故可知矣。

“百日維新”期間,新舊鬥爭異常尖銳,例如廢八股疏上,後黨即多方阻撓,公開宣稱嫉惡康有為如仇敵,說是“搖惑人心,混淆國是”;還有人嚴參康有為,說其“聚集匪徒,招誘黨羽”,“遍結言官,把持國是”。

康有為和御史宋伯魯、楊深秀等予以反擊。但是,後黨掌握了軍政實權,而光緒帝則只有起草上諭權。

七月中旬,後黨懷塔布、楊崇伊先後到了天津看榮祿,陰謀策劃政變,推翻新政。

光緒帝先後發出兩次“密詔”,擔心“今朕位幾不保”,並明諭康有為“迅速前往上海,毋得遷延觀望”。

八月初五日(9月20日),康有為離京南下。

次日,慈禧太后再出“訓政”,戊戌政變發生。

光緒二十四年八月初七日(1898年9月21日)凌晨,慈禧太后宣佈“臨朝聽政”,光緒帝被軟禁,戊戌六君子被殺。

九月初十日(10月24日),康有為經由吳淞、香港到達日本,他在途中發表公開信,說是“天禍中國,際此奇變”,稱慈禧太后為“偽臨朝”,稱幽廢光緒帝為“罪大惡極”,並將“密詔”改竄露布,提出“無徐敬業之力,只能效申包胥之哭”。

從上述可得出慈禧太后明確終結變法的時間:

1898年9月21日凌晨聽政,由於20-21日是交替完成的,康有為在20日即已開始離開,慈禧太后21凌晨處辦,故此處筆者推論2個時辰來論:

1:22號凌晨子時(八月初七)

2:21號凌晨卯時(八月初六)

原文介紹21號凌晨,又說8月初七,但8月初七乃是22日,初六是21日,疑其時間交待模糊,但此二日的日課皆多兇,故兩課並論參看。

以上兩個時辰都對,子時前已經在謀劃確辦,卯時乃聽政頒佈的時間,筆者兩課一併參看,比擬是否有所發現。

查子時日課:

戊辛戊壬

戌酉子子

木木火木

此日課三木一火,似乎木火通明之象,但戊子乃霹靂火,時上壬子乃敗木,雲騰雨施,雷雨滾滾,原先轟轟烈烈的革命,必然熄火也。

再看戊戌戊子為坎宮,坎為弓,戊戌為宮,辛酉為巽干支為金,為箭矢,年月為一幅彎弓射箭的畫面,戊子為霹靂火為發射之象,從前三柱看,木火通明的本質也是彎弓射箭,辛棄疾筆下的“馬作的盧飛快,弓如霹靂弦驚”,何其象耶?

但時為壬子木,為敗木,年月二木見子為敗地,日時臨兩子,故主發射不出去,變革失敗,何其形象?

兩木既敗必不能噴火,日時電閃雷鳴,打雷下雨的,火滅無疑,好比如人的壯志雄心,被大水撲滅,心灰意冷,形如槁木之象也。

而代表戊戌變法的火勢被撲滅,改革失敗,其人之命運可想而知耶?

再看卯時日課:

戊辛丁癸

戌酉亥卯

木木土金

如果說前課尚抽象,那麼該課則可說十分直觀,不論任何方法,皆可看出一二。

如以日主看,丁火日主,生於辛酉月,火死於酉,其火無氣也,年時看似雙合化火,但中隔辛酉死位,如何能合?

時上癸水七殺得月令辛酉財生,身輕卻財殺重,攻身有力,火必死滅也。

或說丁火通根戌庫,但酉戌穿火死,且戊生辛酉金,金為火死故不喜;

又亥卯合木局,但酉衝卯,必合不成,且木在秋月囚死,有氣無力,死灰難以復燃,此火生不起來,必然被水撲滅也。

從祿命看,年月二木在日柱丁亥乃逢生位,生中又克納音土,似乎可以水到渠成?

但納音土生旺癸卯金,金來克木,乃克不住,被癸卯金來克木,阻斷改革之意也。

癸卯與辛酉相沖,辛酉木被引至卯,為辛卯旺木;癸卯金也被引至酉,為癸酉金,雖說互換旺地,但終究旺金值月令之旺氣,金旺木衰,必砍木根,砍草除根也。

以此觀之,滿盤木火皆被清除乾淨也,故變法失敗也。

小結:

日課之運用,甚為機靈活潑,有人問餘問事是否必須占卜六壬六爻奇門之類的,筆者以為不一定,術數的模型工具非常的多,起課的方法也很多,只是命理學人多研究命理,占卜多用於起課,其實各種術數同種同源,易曰:“天下何思何慮?天下殊途而同歸,一至而百慮”,竊以為任何術數皆為工具而已,一門精通,怎麼玩都可以推陳出新,花樣百出。

本來打算把康有為命造都給解讀完,但考慮到命理的版本亦多,且又為單獨專篇,故不再論,從上可知,日課的運用尚屬一片未曾開墾的荒地,有心易友,可多多留意探索,必有所得。

本文來源:鼎豐閒談